-
《白梦记》:存在的焦虑或者以实写虚
胡学文这些年来的小说创作,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孜孜不倦且风生水起。
-
多元视角的康定书写——论小说《风马》的叙事方式
尹向东是康定的藏族作家(藏族名字泽仁罗布),他出生在康定、生活在康定,康定是他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是他作品中人物生活的具体地理空间,也是他超越地理空间寄托所有情思的精神原乡。
-
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
李洪华邀我为其新著《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研究》写序。
关键词:  叙事学2021-02-19
-
“记忆的阐释学”与当代文学的记忆书写问题
关于文学与记忆的关系,毕飞宇曾说:“记忆是不可靠的。
-
雍措散文:斟满人性温情的《凹村》
阿来说:“当文学的眼睛聚光于人,聚光于人所构成的社会,聚光于人所造应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生活才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
林森《岛》:给万物重新命名
新与旧,明与灭,传统与现代,固守与决裂,勇猛与怯懦,是林森写作的重要主题,也是林森创作的动力与秘奥。
-
情感的维度和心灵世界差异化的纷呈
每个人的诗写,都是一面多棱镜,折射着作者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
-
《猞猁学派》:双翅目宇宙漫游指南
《猞猁学派》 作者:双翅目 作家出版社 2020年5月 小说,或者更广义的虚构,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是人试图捕捉不可言说之物,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并纳入人类精神版图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但在种种力量作用下,今天的语言不再只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结果,所以我很怀疑,在真正的未知之物(无论机遇或危险)出现时,我们是否能够察觉、命名、描述。
-
《永生策划师》与赫拉巴尔的影响
舒文治是湖南汨罗的公职人员,一个基层的领导干部,他同时是一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关键词:  《永生策划师》2021-02-16
-
曾攀:小说的演算——“长篇”的方法与方向
曾攀,文学博士,《南方文坛》编辑部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
短篇小说家的理论自觉
内容提要:鉴于汪曾祺与林斤澜的至交情谊以及他们在当代小说史中的意义与影响,将二人的理论思考合而观之,不仅有助于辨识其艺术个性与小说观念,更有望从其理论见解的分合之处,窥见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若干侧面。
-
《团圆总在离散前》:停车放烟花
答应给郑在欢的《团圆总在离散前》写评论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增添了许多烦恼。
-
个体命运与时代精神的共鸣交响
《平凡之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仅是书名,其内容、主题和写法,跟其也有很大的相似性,似乎是《平凡的世界》的呼应和回响。
-
孙见喜《月夜城墙根》:素心映明月,诗意漫城根
帕乌斯托夫斯基将写作的灵感比作是闪电,我却更愿意把灵感看作是作家出自对生活持之以恒的挚爱。
-
伍德诗集《人间诗话》:童心未泯梦幻歌谣 人类命运同体畅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使命。
-
太阳城现金网杜卫东《山河无恙》:艺术地诠释健康文化的“本”
杜卫东的长篇小说《山河无恙》(《中国作家》2020年第12期)是一部以大健康为题材的都市生活长篇小说。
-
太阳城现金网凸凹《京西逸民》:呈现乡土生活的“毛细血管”
长篇小说《京西逸民》(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是凸凹“京西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
周玉娴、张云《美丽山之美》:让中国形象美丽绽放
美丽是一种向往!美丽也会是一种动人的真实存在!阅读周玉娴、张云长篇报告文学《美丽山之美——国家电网人在巴西》(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的时候,我不断有这样的联想思绪出现。
-
陈玉福《治沙愚公》:用非虚构写好中国故事
为了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再现三代人矢志不渝的传奇经历,生动诠释“两山”理论和书写脱贫攻坚的伟大创举,甘肃作家陈玉福深入甘肃武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历时3年,撰写完成了非虚构作品《治沙愚公——中国绿色传奇八步沙》(以下简称《治沙愚公》)。
-
津子围:土地始终是本质性的存在
津子围潜心多年,突然出手很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