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传统的涅槃》
太阳城现金网,卡西尼号将来回穿越土星环20次,每次历时7天。2016-11-2215:14:14来源:北京晨报在野心勃勃抛出五年在中国开店数翻倍的计划后,星巴克日前在中国市场遇到了一点小尴尬。” 各地民间投资表现不一,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张1-4月区域民间投资图谱非常清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延迟退休也是影响基金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基金的影响是双向的,既可以增加缴费年限,又可以减少基金支出的年限。
《特朗普的真实面目》作者迈克尔称,特朗普无法忍受奥巴马对他的奚落,他胸中燃起了欲望之火,要在2016年从奥巴马手中夺走白宫的钥匙,以弥补遭这位首位非洲裔总统的侮辱。ExoMars任务的第二阶段将向火星发射俄制着陆平台和欧空局研制的火星车,核心任务是利用火星车携带的钻探工具和仪器对火星土壤进行钻孔分析。”一位市民说。其中,专职科普创作人员和专职科普讲解人员在科普专职人员中的构成比例持续增加。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cdoffice@chinadaily.com.cn未在指定日期内提供试用报告的用户,我们将对其账号封禁一个月,并扣除花币200枚,两次以上未提交报告的用户,永久取消试用资格。(责编:魏艳、赵竹青)北京汇通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群大厦西楼511室/508室电话:010-62681584传真:010-82822406Mail:business#qudong.com发信时将#改为@西安分公司地址:西安市科技二路77号西安光电园A座309室电话:029-88663689传真:029-88866445Mail:business#qudong.com发信时将#改为@广告联系/商务合作电话:010-62681584Mail:suchun#qudong.com发信时将#改为@Mob:13521099440联系人:苏先生网站合作及友情链接电话:029-88663689Mail:web#qudong.com发信时将#改为@Mob:13259812000投稿、发稿咨询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遇春 2020年11月24日08:33
《中国文学传统的涅槃》
作者:李遇春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06-01
ISBN:9787100185158
定价:58.00元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的姊妹篇,《中国文学传统的涅槃》继续围绕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展开学术探索。
《中国文学传统的涅槃》首编属于宏观思考,从“中国的文艺复兴”角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文学史新范式的理论思考和历史描述,同时结合当下中国文坛的现实主义热点话题进行理论提炼和学术反思。第二编和第三编属于微观解析,分别对以贾平凹、刘醒龙等为代表的男性作家和以迟子建、乔叶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进行专题研究,主要探讨他们或她们在创造性地转化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体传统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回应首编的宏观思考。
作者简介
李遇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16年度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著有《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中国文体传统的现代转换》《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西部作家精神档案》《新世纪文学微观察》等八部学术著作和文学评论集。主编《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中国现代作家旧体诗丛》等丛书多种。
精彩书评
从文学历史和近年创作实践两个方面,李遇春的这本书继续著者多年来有关中国文学传统继承与创新的思考,提出不少值得我们讨论、探索的重要问题。
——洪子诚
李遇春的《中国文学传统的涅集》是一部深耕文学传统底蕴的著作,取材宏富,立意新颖,是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
——程光炜
李遇春做学问的心力.就像在大漠之上做然独立的胡杨树,将思想穿透一道壁垒,沿着历史的线索,直接通向国学深厚的宝库,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治学方法,有这样的特立独行,其结果如何已经是不重要的了。
——刘醒龙
我一直觉得,文学长路上,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理想状态大致应是:并肩同行,彼此激发,互相照亮。遇春兄对于我的珍贵意义就是如此。他的诚挚、宽厚、深刻和智慧,让我受益良多。
——乔叶
目 录
序言
第一编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三题
一、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之旅
二、复兴论:重构中国形象的文学新范式
三、重申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路径
“文艺复兴”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重述
迎中华诗词在新世纪的复兴——《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缘起
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命运三题
一、“现实”与“主义”
二、从“现实主义”到“微写实主义”——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新潮探微
三、中国农民形象谱系的接续:从启蒙到复兴
“70后”:文学史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第二编 经典的延传与重构
贾平凹:走向“微写实主义”
重塑传统与刘醒龙长篇小说创作新趋向——从《蟠虺》到《黄冈秘卷》
“我们的父亲”与传统——解读刘醒龙的《黄冈秘卷》
博物、传奇与黔地方志小说谱系——论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
未完成的现代性反思——《姜天民文集》读后
第三编 她们的文学与传统
“海洋”与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文体美学——从《树下》到《群山之巅》
重构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叙事传统——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
传奇·反讽·寓言——迟子建长篇近作《群山之巅》的文体选择
“新世情小说”的艺术探寻——乔叶与传统
地方性叙事中的“光谱”诗学——评张好好的长篇新作《布尔津光谱》
后记